在來到高雄誠陽牙醫求診的許多患者中,當患者發現牙齒看起來越來越長,或是牙齦邊緣不斷向後退時,都會緊張地詢問牙醫師:「為什麼牙齦越來越短?」其實這很可能是牙齦萎縮的典型症狀。牙齦萎縮不僅影響口腔美觀,還可能導致牙齒敏感、牙周感染,甚至牙齒鬆動,千萬不能輕忽!
牙齦萎縮是什麼?為什麼會發生?
牙齦萎縮指的是覆蓋牙齒根部的牙齦組織逐漸退化、變薄,導致牙根暴露的現象。在臨床上常見的原因包括:
- 牙周病:牙菌斑和牙結石累積會引發牙齦發炎,長期不處理會破壞牙周組織,導致牙齦萎縮,這是成人最常見的原因。
- 刷牙方式不當:用力過度或使用硬毛牙刷橫向刷牙,會反覆磨損牙齦,加速萎縮。
- 牙齒排列不整齊:錯位的牙齒容易堆積食物殘渣,且清潔困難,局部牙齦長期受壓後容易退化。
- 年齡因素:隨著年紀增長,牙齦組織會自然老化,出現輕度萎縮。
- 遺傳因素:有些人天生牙齦組織較薄,更容易出現萎縮傾向。
牙齦萎縮能長回來嗎?醫師解答常見疑問
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:「牙齦萎縮後能重新長回來嗎?」目前醫學上,已經萎縮的牙齦組織很難自行恢復原狀,因為牙齦屬於不可逆的軟組織,一旦退化就難以再生。但透過及時治療可以阻止萎縮惡化,並保護剩餘的牙齦組織。
若發現以下症狀,建議盡快就醫檢查:
- 牙齒根部出現敏感,接觸冷熱食物時感到刺痛
- 牙齦邊緣明顯向後退,牙齒看起來「變長」
- 牙縫變寬,食物容易卡進去
- 牙齦經常發紅、腫痛或出血
牙齦萎縮的治療方案有哪些?
針對不同程度的牙齦萎縮,高雄誠陽牙醫會採取對應的治療方式:
- 基礎牙周治療:透過洗牙清除牙結石和菌斑,控制發炎,避免萎縮惡化。
- 牙周手術:對於中度至重度萎縮,可考慮牙周翻瓣手術或軟組織移植術,利用自身其他部位的組織覆蓋暴露的牙根,改善外觀和功能。
- 矯正治療:若因牙齒排列問題導致萎縮,透過牙齒矯正調整咬合,減少局部壓力。
- 日常護理指導:指導患者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(貝氏刷牙法),搭配牙線、牙間刷清潔牙縫,減少對牙齦的傷害。
如何預防牙齦萎縮?5 個關鍵習慣要養成
- 正確清潔口腔:每天至少刷牙兩次,使用軟毛牙刷,搭配含氟牙膏,並學會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。
- 定期洗牙檢查:建議每 6 個月至 1 年到牙醫診所洗牙,早期發現牙周問題並及時處理。
- 避免過度用力刷牙:刷牙時力道以「輕壓能產生泡沫」為宜,橫向刷牙改為 45 度角輕刷。
- 控制全身性疾病:糖尿病等疾病會影響牙周健康,需積極控制病情。
- 避免不良習慣:吸菸會降低免疫力,加重牙周病風險,應儘早戒菸。
牙齦萎縮的影響及後果
牙齦萎縮會造成這三大影響:
- 牙根外露:牙根暴露影響美觀
- 容易蛀牙:清潔不易容易蛀牙、引發牙齦發炎
- 牙齒敏感:牙齒沒了牙齦的保護而變得敏感
要如何知道自己牙齦萎縮?可以觀察自己的牙根有沒有不正常外露、牙縫有沒有變大、牙齒有沒有變長。
或是食用冷熱酸甜的食物感到牙齒酸軟甚至感到疼痛,有以上的狀況就要多留意是不是牙齦萎縮,趕緊預約牙醫師診斷!
牙齦萎縮的成因,為什麼會萎縮?
1. 先天因素
天生牙齦較薄、牙齒異位,都有可能在咀嚼過程中傷到牙齦。
隨著年紀漸長,牙齦也會慢慢退化,進而演變成牙齦萎縮,患者不一定有牙周病,但卻面臨牙齒不穩的威脅。
如果發現自己有牙齦萎縮的狀況,建議及早預約牙醫師討論對策。
2. 後天因素
牙齦萎縮大多是是後天的習慣或疾病所引起的,只有少數人因為先天牙齒排列因素才會容易萎縮。
- 過度用力刷牙:刷牙力道太大、使用太硬的牙刷,都可能使牙齦受傷而萎縮。建議使用軟毛牙刷搭配貝氏刷牙法正確清潔牙齒。
- 齒列不正:牙齒在不對的位置會造成清潔死角,牙齦所承受的壓力會變大,建議將牙齒矯正到對的位置,清潔口腔事半功倍。
- 睡覺容易磨牙:當牙齒發生不自然的擠壓、摩擦,都會影響牙齦發生腫痛、萎縮、敏感等問題。
- 抽菸:吸食尼古丁可能會使牙齦周邊的營養減少,導致牙齦日漸萎縮。
- 牙周病:牙齦周圍因細菌感染,導致發炎受傷,牙齦萎縮後可能還會造成牙齒脫落。
🦷 推薦閱讀:睡覺磨牙怎麼辦?磨牙會傷害牙齒嗎?
牙齦萎縮治療與日常保養
1. 日常清潔
牙齦是不會長回來的,因此只能靠日常清潔及手術做維持。
輕度牙齦萎縮可以先尋求醫師協助,找出原因在哪裡,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。
通常會先評估日常清潔習慣、是否有牙齒歪斜、咬合不正等等原因,再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。
齒列不整容易有許多清潔死角,為了刷到角落就會不自覺的大力刷牙,清潔不當還會有遺漏。
建議嚴重齒列不整的人,可以找專業醫師諮詢是否可以先矯正牙齒喔!
🦷 推薦閱讀:高雄隱形矯正推薦|與傳統矯正差別、優勢及流程介紹!
2. 微創牙齦增補手術
補牙肉手術的目的是讓牙齦變寬及變厚,從上顎或沒有牙齒的部位,取下適當大小的軟組織,移植到缺乏角化牙齦的位置做牙肉的填補。
填補牙肉不僅可以改善美觀及牙齒敏感問題,還能抵抗細菌、保護牙齦。
術後不影響日常作息,不過須注意飲食,少吃刺激性食物。
🌟 小編的溫馨提醒:補牙肉手術屬於精密手術,一定要慎選專業、有經驗的醫師唷!